尼康显微镜主要分生命科学仪器和工业仪器两种,其中:生命科学仪器包含正置生物显微镜、倒置生物显微镜、体视显微镜;于工业仪器包含正置金相显微镜、倒置金相显微镜、立体显微镜、偏光显微镜。
尼康显微镜的几大观察技巧如下:
1.明视野观察
明视野镜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镜检方式,广泛应用于病理、检验,用于观察被染色的切片,所有显微镜均能完成此功能。
2.暗视野观察
暗视野实际是暗场照明。它的特点和明视野不同,不直接观察到照明的光线,而观察到的是被检物体反射或衍射的光线。因此,视场为黑暗的背景,而被检物体则呈现明亮的像。
暗视野的原理是根据光学上的丁道尔现象,微尘在强光直射通过的情况下,人眼不能观察,这是因为强光绕射造成的。若把光线斜射它,由于光的反射,微粒似乎增大了体积,为人眼可见。暗视野观察所需要的特殊附件是暗视野聚光镜。它的特点是不让光束由下至上的通过被检物体,而是将光线改变途径,使其斜射向被检物体,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,利用被检物体表面反射或衍射光形成的明亮图像。暗视野观察的分辨率远高于明视野观察,最高达0.02-0.004μm。
3.相差镜检法
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中,相差镜检法的发明成功,是近代显微镜技术中的重要成就。人眼只能区分光波的波长(颜色)和振幅(亮度)。对于无色透明的生物标本,当光线通过时,波长和振幅变化不大,在明场观察时很难观察到标本。
相差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,也就是有效的利用光的干涉现象,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,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。这大大便利了活体细胞的观察,因此相差镜检法广泛应用于倒置显微镜。
4.微分干涉镜检术
微分干涉镜检术出现于60年代,是利用特制的渥拉斯顿棱镜来分解光束。分裂出来的光束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强度相等,光束分别在距离很近的两点上通过被检物体,在相位上略有差别。由于两光束的裂距极小,而不出现重影现象,使图像呈现出立体的三维感觉。
5.霍夫曼调制相衬
原理是利用斜射光照射,它将相位梯度转换为光强度变化,这样可以用来观察未经染色的样品和活细胞。这项技术可以视厚样品观察有立体感。
6.塑料DIC
塑料DIC不同于普通的透射微分干涉显微术(DIC),它不用偏振光这样的特殊光线照亮目标物,因此聚光镜侧也没有起偏器。在透过DIC棱镜后光线才形成线性偏振光,接下来的检偏镜使在同一平面震动的光透过,因此形成干涉。